下沙摩托罗拉公司
# G/ O" N0 q2 d: D- i9 x* W 明天(9月12日),对于全世界的潮人来说,是个大日子——传闻中的iPhone 5有可能在这一天全球发布,并在美国范围内开始接受预订。 比起大名鼎鼎的“苹果”,其实下沙人有另一种情结,那就是“摩托罗拉”情结,只是这位曾经的移动通信巨头刚刚经历完一场史上最大的裁员风波。在南京、在天津,它的名字不停地出现,只不过伴随着的不再是喜悦。 下沙人的“摩托罗拉”情结,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。早在1996年,开发区成立还没多久的时候,摩托罗拉就作为第一批大型企业落户下沙。 摩托罗拉当时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,还有一群年轻打工者的骄傲——我,在下沙摩托罗拉工作。而今天,在“苹果”的光环下,这种落差更是显得无比巨大。
3 l$ C/ v/ }5 m3 P# `9 W 16年摩托罗拉印记,深深印在了下沙土地上
9 ]$ `3 v3 I" e% P& d 作为开发区的老牌企业,下沙摩托罗拉公司的地理位置优越,在1号路的转盘附近,只是现在它已经空了。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发区分局的注册科副科长汪灵告诉记者,下沙摩托罗拉公司目前已经处于“公司清算”状态。 不过即便如此,很多人路过1号路时,依然会从心底记起,这个曾经在下沙响当当的名字。 开发区招商局的工作人员安瑞峰回忆说:当时下沙摩托罗拉公司,是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和摩托罗拉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。1996年,摩托罗拉以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,总投资2950万美元的姿态,走进下沙人的视线。当时是除了“中策橡胶”之外的第二大企业,风光无量。 施春是经发局统计科的工作人员,他告诉记者,下沙的这家摩托罗拉企业主要生产、销售CDMA及其他数字移动系统设备。 最全盛的时期是2005年到2006年,那时候整个企业有7000多人,很多人都以在摩托罗拉打工为荣,但是到2007年,企业开始慢慢减产,也开始慢慢裁员。直到今年6月份,最后一批员工也走了,大约有百八十人,企业真正进入了停产的状态。
7 \& y% J3 k' Z5 y, f( @ 这是下沙曾经最好的企业,很多人走了却依然怀念 ! I3 _+ h7 x: f7 [. }" g1 }
摩托罗拉全球裁员,在清华大学的BBS“水木社区”上,网友“索妮”这样说:“摩托最辉煌的时候,天上有自己运行的卫星,地下有业界排前三的半导体,还有无数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手持终端设备。” 另外一位网友则跟帖:“2002年以前南京最好的公司就是摩托,当时起薪8千起,其余公司最多3~5千。” 这种带有英雄扼腕般悲壮的情结,下沙人也有。 “这曾经是下沙最好的企业。” 黄建峰曾经在下沙摩托罗拉工作了9年。离开的时候,已经做到了经理级别。今年3月底,黄建峰正式离开了这家他服务了9年的企业。“当时走的有两、三百人,包括一线工人和管理层。” 从2004年进企业,到2012年离开。黄建峰经历了企业的高潮和低谷。 黄建峰说,当时企业很正规,有很多部门:生产部、人力资源部、工程部、事业部、对外联络部门等。一个普通的中专技术员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。 “下沙摩托罗拉公司慢慢停产之后,手机业务交给了天津的企业,机顶盒业务交给了富士康。在诺西合并摩托罗拉之后,企业原先的基站设备的业务转到了上海的诺西工厂。”因为生产下降,黄建峰不得不离开公司,另谋出路。 但即便如此,黄建峰却一直在强调,虽然到了后期,摩托罗拉不如原先那么风光了,但是在员工的收入上,并没有苛刻。他说,“公司还是很有人情味的。在减产之后,工资并没有给我们减少,只是涨幅减小了。”
9 K6 J2 P/ n( Z; V4 t 下沙人更愿意相信,摩托罗拉不会就这么消失 ( ? J$ m1 O' F& Y: y
黄建峰说,摩托罗拉不会就这么消失,相信它肯定会重新崛起。 很多人都和黄建峰有着同样的想法。 “这次裁员,其中一个细节颇为让人玩味:公司裁掉了相对运营成本较低的南京研发中心,而保留了高成本的北京研发中心。” “谷歌收购摩托拉罗之后,不仅意味着谷歌首次接手硬件设备业务,同时,还掌管了摩托罗拉移动设备及家庭娱乐业务,还有其1.7万个已授权、7500个申请中的专利。” “据说,这些专利技术有不少就来自摩托罗拉中国研发中心。中国研发中心所研发的领域,除了发展三年以内可以进行商用的技术外,还着手研究三年后技术发展的趋势。只不过,摩托罗拉的技术领先优势,没有有效地传达给市场。” 在下沙本地的论坛上,关于摩托罗拉的讨论很多,也很专业,甚至有网友在微博上传了很多下沙摩托罗拉公司的照片,也有人担忧地问:公司清算了,那厂房会被回收吗,还会看到下沙摩托罗拉公司重新开工的一天吗? 虽然这些问题暂时无法回答,但大部分下沙人,尤其是曾在摩托罗拉工作过的员工,都有一个心愿,也更愿意相信,它不会就这么消失了。 来源:浙江在线--钱江晚报 |